Ask and Learn

分享阅读:MC生电与生存,辟谣博主,远程工作和自我了解

以后的阅读分享中,会将不错的知识型的视频也纳入到阅读的范围,很多文章我是通过听来阅读的,那其实四舍五入也是看视频了,只要能获取到新的知识或者思考,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。

不开死亡不掉落的纯生存还是很好玩的

Image

被感动到了,我的世界关闭死亡惩罚虽然安逸,但是技术也不容易提升,总是依靠退路,会让纯净生存失去很多魅力。

仔细想想,身上除了鞘翅不容易获得,其他的都很容易收集到,尤其是成熟的存档,在世界各地做了补给所分布存储资源,去探险的过程中,多带一些羊毛和木头,每到一个里程碑的地方,就睡觉存档,这样跑尸也不会太远,不至于装备被刷掉,除非真的葬送在岩浆里。

在全身附魔钻石铠的加成下,基本是不害怕苦力怕的,除了直接掉入岩浆和遇到监守者,可以说几乎是无敌的。

记得以前没关死亡惩罚的时候,有一次不小心掉进岩浆,一顿操作,又是扔沙砾,又是吃金苹果,最终游上岸,残血保命,感叹自己的幸运,开心了好几天。自从关了死亡惩罚后,很少有这样的绝妙时刻,偶尔高空坠亡后,也不会因为装备喷了一地,就狂奔回死亡地点,趁着物品消失前捡尸的激动了。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PdqGYyEoL/

生电/自动化反而可能会毁了你的游戏,为什么看似最优解反而让游戏体验更难受

Image

生电我其实没有玩过,但是确有经常接触到服务器里面的玩家,是炫技优先还是需求优先,其实是决定游戏性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。作为一个探索性玩家,理解不了那些没有需求就圈地建厂的玩家,但是他们自己可能觉得好玩,但是建成之后,兴奋劲儿就消耗的差不多了。我见过很多十年生存的玩家,十年建筑的玩家,但是十年生电的玩家,却是未曾遇到。这是追求短期乐趣和长期乐趣的区别,长期乐趣虽然持久,但是刺激程度却可能大打折扣。不过生存向的我也并不羡慕。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zPewemEjn/

“熊孩子火锅店闹事被邻桌通缉犯灭门”,虚构故事如何三人成虎?

Image

推荐这个作者以及她的辟谣系列视频,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认真在做辟谣的作者了,信息整理能力强大,各个细节都能找到原始出处,打脸输出主要靠数据而不是情绪,动物园巡逻员这个名字更是对造谣自媒体的蔑视。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VAP7ezEy2/

怎麼判斷遠距工作的人才?如何面試、準備資料?

很多公司纷纷召回远程工作的员工,并认为是远程工作本身出了问题,但其实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找到适合远程工作的人才,很多人并不具备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合格的文字沟通能力。对于不适和的人,即使再优秀的远程协作工具也无济于事,工具是为了使适合的人工作更聪明更有效,而不是用来改造不适合的人。对于没有核心能力,硬被拉近远程团队的人,不但不能胜任远程协作,相反,还很有可能成为问题制造者。

这篇文章中,作者给出了非常行之有效的测试面试者是否适合远程工作的方法,结合自己的团队,简单做调整后使用,定然能够提高筛选人才的精准性。

https://raymondhouch.com/lifehacker/freelancer/interview-for-remote/

你真的了解自己吗?

似乎一个人不可能完全自主的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,多多少少都会被环境裹挟,回过头来,目前所做的工作和少年时多少有所出入,比如我虽然从小就喜欢编程,但是梦想却是游戏开发,如今做的确实 Web 开发,属于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。玩了10年我的世界,最近得益于 AI 以及自己的编程基础,对我的世界模组开发也算是简单入了个门了,甚至激动的整晚睡不着,很久没有这样心动的感觉了。

前几天看到个沙雕图,我也比较中意“读自己心术”这个超能力,当一个人不再年轻,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机会,做选择就变得更加艰难,相比赚更多的钱,“做自己喜欢的事” 更让我欢喜(当然前提是家人的支持或者起码不反对)。

Image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2ULHt7KnLmHMkIMOCBnbQ


文章同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老狗拾光,欢迎关注。

微信公众号老狗拾光